海華設計:【閑說瓷話●陸拾柒】牡丹
在中國,牡丹被稱為“花中之王”,象征著富貴吉祥,在清朝末期,
曾被定為中國的國花。人民大會堂三樓的金色大廳,是接待外國政
要和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,被稱是中國“第一廳”,2009
年至2015年期間大廳的主畫就是一幅名為《國色天香》的牡丹圖。
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時,當時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是在這幅
牡丹圖前設國宴接待貴賓。
不僅是國家的客廳,尋常百姓也喜歡在自家的客廳里掛上一副《花
開富貴圖》,表達了主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期盼。
牡丹花是中國特有的花卉,一千四百多年前做為貢品入宮,因牡丹
花色艷麗,花型碩大,花香濃郁契合皇家的審美,因此深受皇室的
喜愛。稱之為“國色天香”,并在京城內廣泛種植。
一年春天,皇家花園的牡丹花開了分外艷麗,當時的皇帝唐玄宗陪
同最心愛的女人楊貴妃一起在沉香亭賞花,宮廷樂師們準備表演歌
舞助興。但是唐玄宗卻說:“賞名花,對美女,怎么可以用舊歌曲
呢?”
唐朝最著名的詩人,被稱為“詩仙”的李白當時正好在京城的中央
秘書處工作,唐玄宗急召他入宮寫新詞。當時李白正和朋友們在酒
店里喝得酩酊大醉,皇帝的命令不可違抗啊,宮人們只好抬著李白
入宮。
入宮后李白漸漸酒醒,看到美艷的牡丹,看到比牡丹還嬌艷的楊貴
妃,詩興大發提筆寫下了著名的三首《清平調》。
其一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風拂檻露華濃。
若非群玉山頭見,會向瑤臺月下逢。
其一
一枝紅艷露凝香,云雨巫山枉斷腸。
借問漢宮誰得似,可憐飛燕倚新妝。
其三
名花傾國兩相歡,長得君王帶笑看。
解釋春風無限恨,沉香亭北倚闌干。
三首詩,既是寫牡丹又是寫美人,字字優雅文采風流,唐玄宗和楊
貴妃看到李白的詩稿后愛不釋手,立刻讓樂師們配樂演唱,成為當
時最流行的歌曲。
皇家愛牡丹,貴族們也不甘落后,紛紛在自家花園里種植牡丹,并
重金聘請花匠,培育新的牡丹品種,以顯得自己時尚潮流。
于是每年春天牡丹花開的時候,稱為整個京城的狂歡節。大V白居
易說道:“花開花落二十日,一城之人皆若狂”。另一個詩壇大V
劉禹錫也說:“唯有牡丹真國色,花開時節動京城”。
貴族婦女們出行時都要在高高的發髻上簪上牡丹花為時尚,否則都
不好意思出門和人打招呼。
隨后牡丹花流行至全國各地,土壤氣候適宜的地方均有栽培,種植
中心也由長安遷徙到洛陽。直到今天,洛陽牡丹花依舊享有盛名,
每年4月11日至5月5日為“洛陽牡丹花會”,吸引了無數的游人前
來賞花觀景。
“她”將是長江流域最豪華的游輪,游客都是外籍人士, 期待一
場與中華文明的邂逅,海華設計量身定做了【閑說瓷話】系列108個故事。
在這,古瓷片化身為開啟遙遠時空的鑰匙,以故事描繪生動歷史,
借游戲引發游客互動,用文化創造無限商機,精彩紛呈的china之
旅就此啟航。
白天登岸覽名勝
夜晚游輪搜傳說